
结果与分析
2.1 茶叶共晶点的测定与分析一般将物料的冻结过程分为3 个阶段: 晶核形成阶段、冰晶成长阶段、共晶阶段。在第1 阶段,物料会慢慢冻结, 内部仍有大量自由移动正负离子,电阻值变化不明显;第2 阶段,物料表面已经开始形成冰晶,随着温度的下降,内部冰晶的数量也在增加,自由移动离子减少,电阻值增大趋势明显;第3 阶段,即共晶阶段,物料被完全冻结,正负离子运动停止,电阻值突然增大,一般将电阻值突变温度定为该物质的共晶点[19-20]。采用1.3 节试验方法进行测定, 得到不同含水量绿茶的降温电阻变化曲线,如图2~5 所示。由图2~图5 可知, 随着茶样自身温度的降低,茶样电阻值逐渐增大。在冻结第1 阶段,结晶热的作用使茶样温度回升,并维持一定时间,各茶样电阻值上升趋势平缓。第2 阶段,各茶样电阻值显著增大。第3 阶段后,各茶样电阻值上升趋势缓慢。利用函数对图中曲线曲率变化较大范围进行拟合,求导以找出电阻值变化率最大点,确定其共晶点。以一级炒青为例,进行曲线拟合,测定结果
见表2 和表3。 |